太仓市聚焦“农业强市”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近年来,太仓市坚持“藏粮于地、建管并重”,紧抓“装备提升、数智赋能”,着眼“资源节约、绿色发展”,聚焦“农业强市”,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一是坚持“藏粮于地、建管并重”。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3亿斤以上。充分发挥市级文旅集团资源优势,统筹推进2.74万亩全域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5.4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上高标准农田建成率达82%,位居苏州大市前列。同步抓好高标准池塘、高标准蔬菜基地、美丽牧场建设,“三高一美”实现动态全覆盖。牢牢守住耕地质量安全防线,持续拓展耕地动态监测网络,全域建成耕地质量监测点116个,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06%,土壤“三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紧抓“装备提升、数智赋能”。构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1个,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9.2%,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超80%,入选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大力推广粮食烘干“油改电”、农机装备“无人化”改造,清洁热源烘干机占比达80%,智能农机入网率超90%。深化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覆盖全域的三农大数据平台加速构建,高标准打造智能农机示范基地、“慧种地”无人农场10个,获评省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16家,相关经验入选全国数字乡村优秀案例,东林村夏收夏种、雅鹿村智慧田管等工作多次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三是着眼“资源节约、绿色发展”。持续擦亮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特色,丰富拓展农牧、农渔、粮蔬、粮菇等多种循环模式,东林“四个一”农牧循环模式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累计复制推广循环农业模式面积近3万亩。创新构建“一厂六中心”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系统推进2024年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100%。深化肥药“两制”试点建设,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建立集中配供、科学使用、统一回收的农资“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体系,化肥、农药施用量同比削减0.79%、0.61%,肥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回收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