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3+3”体系引领产业多元蝶变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十四五”以来,太仓已形成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三个特色产业加速壮大。“3+3”产业体系成为太仓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担当”。
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十四五”期间,太仓牢牢把握制造业基本盘,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共进。从工业规模来看,2024年,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408.4亿元,与2020年相比,增长903.9亿元。“十四五”以来,我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提升至45.3%。
走进卓能电子(太仓)有限公司二期工厂的SMT车间,企业产品的核心部件——印刷电路板正以每2分钟1块的速度下线。太仓是全球领先的EMS(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德国卓能集团在亚洲投资建厂的第一站。2023年,卓能电子二期厂房投用,更高标准、更智能化的生产车间为公司承接高端订单、突破技术瓶颈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期投产后,我们精准锁定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高端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耕细分需求,成功实现从‘单点服务’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跨越。”企业生产经理田军介绍。在人员规模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卓能电子通过承接高端订单、优化生产流程、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等一系列举措,年产值与人均产值双双实现翻番,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印证了“提质增效”的发展路径。而当人工智能浪潮从政策层面加速涌向产业一线,具身智能产业今年进入初步商业化的关键转折期。面对这一机遇,卓能电子当仁不让,打造了人形机器人综合训练场,实现“真实场景复刻”与“分级训练赋能”的深度融合,成为太仓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整机研发—应用场景”全产业链生态的闪亮一环。
通过德企多年引领,“十四五”期间,太仓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将“德国制造”基因逐步融入本土产业链,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擦亮“太仓制造、德国品质”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比如,在卓能电子所在的南京路沿线片区,还坐落着舍弗勒、联合汽车电子、托克斯、通快机床、慕贝尔汽车部件、海瑞恩精密机械等一批德企,形成了“一条马路集聚一条产业链”特色生态,成为太仓产业图谱中高端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区。
“十四五”以来,太仓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数实融合为主线,全市高端装备、先进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工业母机、美妆、具身机器人等特色、新兴产业加速打造,全力推动太仓工业经济实现新跃升。同时,千亿物贸风头正劲,去年,现代物贸产业规模突破1700亿元。目前,沿江地区已集聚4800多家服务业企业,形成了千亿级的港口物贸产业基地。文旅产业加速“破圈”,冰雪游、长江游、乡村游、玫瑰游等特色文旅IP接连上新。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85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4%;2025年上半年达515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0%,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从项目建设看产业潜力,今年全市共排定三级重点项目195个。目前,高博现代化商用大飞机客舱及信息系统高新产业基地项目厂房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美国珀金埃尔默仪器项目开业投产、瀚诺馨生物医美总部基地项目建成投用、莱卡尔面包城堡开门迎客、玫瑰庄园等文旅项目加速上新……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的同时,工业旅游强势崛起,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的同时,太仓紧扣时代脉搏出台了《太仓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革新为契机,围绕“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科研”“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港口”“人工智能+文旅”“人工智能+健康”等15个重点领域,加快培育具有太仓特色的“人工智能+”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